左权的影响力有多大?牺牲后毛主席立下一规矩,沿袭至今都没人改
1942年5月25日,山西辽县十字岭上一声炮响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头部中弹,壮烈牺牲,年仅37岁。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得知噩耗后,久久伫立,黯然神伤。
1942年5月25日,山西辽县十字岭上一声炮响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头部中弹,壮烈牺牲,年仅37岁。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得知噩耗后,久久伫立,黯然神伤。
站在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下,我抚摸着斑驳的石碑,仿佛触碰到了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炽热的心跳。我叫张基祥,是山西省左权县南峧沟村人,既是一名老新闻人,也是一个文化历史研究者。这双重身份,让我比别人更深刻地触摸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与心跳。
整个抗战期间,八路军总部、中共中央北方局等一百五十余个党政军等机关先后扎根左权(时称辽),驻扎长达五年,使这里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政治心脏。
家书,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温情絮语,是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。它承载着游子的思念、父母的叮咛、夫妻的牵挂。然而,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烽火岁月里,一封封家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它们更是映照民族精神、凝聚家国情怀的珍贵镜鉴。
炮声轰鸣里,赵章成那瘦小的身影很难分辨,但每次大炮咆哮,人们都会悄悄望向那个粗手茧深、常年与黄土泥巴为伍的河南农民。一张黑黝黝的脸,藏着野路子的狡黠。这人就是赵章成,一个让敌人直冒冷汗的“炮神”。问题是,他怎么成的炮神?一辈子不识字,枪炮理论也从没听懂过。说白